文旅系专业规划和发展论证
作者:文化旅游系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7-11
文旅系专业规划和发展论证
一、系(部)概况
文旅系成立于2021年8月,由原人文系导游教研室、酒店管理与数字化教研室、现代文秘教研室与原计信系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现有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教学秘书1人,学工人员3人。双师型教师共有9人,比率达70%。
现有全日制三年制高职学生281人。其中,在校生四个专业9个班级223人(22级广告21,导游11,酒店11文秘16共59人。23级广告54,导游35,酒店34,文秘41共164人)。参加校外企业实践学习21级4个班级58人。
二、专业规划目标
面对辽宁近年来对现代服务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前提下,按照辽宁省委提出的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之“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要求,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辽宁全面振兴,构建服务于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优势专业群和特色专业。提升在地域特色文化影响力的阜新高专元素,“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通过强化实践育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对标岗位界定课程标准、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第三方评价体系、基于目前专业教学条件和学情状况具体实施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运用现代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开展课程与教学任务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改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阜新高专元素。
建成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中心,从产、学、研三个方面为同类专业起到示范作用,辐射辽西北,专业打造成服务辽宁的具有高职特色和产业特色的现代服务专业。
(一)专业建设理念
各专业遵循“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励能”的校训,强化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建设。坚持立德树人,面向现代服务类企业,培养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匹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相统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依据国家专业标准,紧跟行业发展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养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规划思路、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十四·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遵循现代高职教育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立德树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稳定专业总体发展规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走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开放办学、内涵发展之路。
各专业正在推进以保障学生整体的基本质量为目标的“保整体”专业教学改革,充分体现在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中,注重提炼课程重点内容中的基础实操部分作为必会点,注重对必会点的实训与课堂考核,力争能明确和确保学生整体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开拓校企合作,以学生整体基本素质和技能为基础,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质量及就业率,提升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秉承“修德砺能”的校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突出特色、个性鲜明、兼顾一般、社会所需”的原则,在办学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升级改进,理论与实践并重,凸显专业特色,以专业优势为引领,致力于培养品格与学养并蓄、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发展思路清晰、适用性好、服务能力强、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为阜新经济转型及辽宁地方经济振兴发展蓄力、发力。
通过强化实践育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对标岗位界定课程标准、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第三方评价体系、基于目前专业教学条件和学情状况具体实施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运用现代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开展课程与教学任务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改革,把现代服务类专业建成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和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中心,使人才培养质量、产业贡献度、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使专业发展不断适应行业及岗位的现实需求。
(四)实施专业教育教学规划措施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育并举”培养人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总体上实行2+1模式:在“2”中,着力构建“职业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素养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素养拓展课程”的模块整合式课程结构体系,促进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和水平的总体提高。在“1”中,着实行岗位实习并双选就业。
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相对稳定性与适应性,对标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要求和教学充分论证基础上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充实工作及专业教学计划。针对各个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培养专业人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跟踪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着力强化毕业生的专项岗位履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调研
对标校企合作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规格,确定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岗位实操的能力;进行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完成就业岗位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分析;使学生由单项技能向岗位技能的实质性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够从事一定专业岗位工作和更高级别的管理工作。
3、对标岗位建立课程体系及界定课程标准
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精神,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紧紧围绕着为对标岗位必需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为支撑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并根据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能力、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所开设的各课程中。所开设的各课程按岗位能力培养任务、目标,制定各课程课程标准,使各课程能够更合理地为总体专业培养目标支撑、服务。
统一按要求制定了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考核标准。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基于目前专业基础教学条件和学生学情状况分析基础上,具体实施教学工作任务。
其一、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建成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理论基础雄厚、专业技能精湛、生产经验丰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引领行业发展的一流教学团队,达到省级教学团队标准。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工作,通过教师培养和培训,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娴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障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培训,开展师资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依据学校出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和《阜新高专教师企业锻炼暂行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能力。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加社会组织的认证类培训,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竞赛、相互听课、说课评课、专题研讨和教学对象的研究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积极参加省及国家级培训并利用教学空档期参加企业锻炼,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熟悉企业的组织机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服务及管理流程、操作规程等,以此信息储备指导教学,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形成教与学的良好氛围。将所学所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
加强校与校、与专业之间的交流、学习。组建两个教学团队——酒店、导游、文秘团队和广告设计教学团队(动漫与营销部分教师)。
其二、加强教学设备投入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与水平。
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专业建设的需要与招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实训室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2022年学校投入20余万对导游实训室、广告专业摄影棚进行了升级改造,还新建了西餐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争取学校、地方政府的支持,构建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彰显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
其三、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应教育对象学情的现实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反应频率和质量 ,在课程教学工作中,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注重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云班课”、“职教云”“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鼓励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丰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其四、有针对性开展、建立课程与教学任务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强调以“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为主体兼顾结论性考核并重”的原则下进行各教学科目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从考核评价体系上明确标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到课出勤率、学习活动参与率、师生粘性互动等实际问题,提升课堂效果。
其五、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升工作。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建设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保证教学质量具有监督、反馈、指导、调控、改进的重要作用。为此,学校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为依据,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借鉴国内先进的质量体系标准,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目标,坚持个体评价与综合分析反馈相结合,着力构建三重质量监控体系。学校相继出台了《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教学管理规定》、《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考试与成绩管理办法》《博鱼·体育(中国)官方入口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质量监控文件,全面实施学校、教学单位、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构建由教务处、质量办、教学单位和学生信息员组成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监控和反馈机制。执行学期初、中、末三阶段常态化教学检查制度、每月一次的教学例会制度和专题教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落实系部二级管理职责,制定了系部教学自我诊断评估方案,逐步建立起自主诊改、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推动了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建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量化评价体系,即“一巡三评”课堂教学效果量化评价机制,公开、公平、公正的组织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地评价和分析,即教务处、质量办巡视,系部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师。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状态,起到了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过程公平、公正,评价结果公开、透明,既起到对教师个体的约束激励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监控作用。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积极深化“督、导、助、评”等各个环节,并通过教学简报、教师交流,处理教学事故等方式,及时反馈督导和质量评价信息。通过建立坚持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与督导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了完备的教学运行与督查机制。结合每月一次的教学例会、期中教学检查和诊断,期末教学评估,专题教学调查研究等渠道和手段,对全校各系部的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落实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逐年提升,运行有序,效果显著。学校以专业教学目标为依据,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最终以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其六、全面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分层管理,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突出强化教研室在教育教学研讨和管理上的重要职能。专任教师个性考核办法、执行学期初、中、末三阶段常态化教学检查制度、每月一次的教学例会制度和专题教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其七、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纵向深度融合,构建“双向互动”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
进一步开发企业资源,与企业对接、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强调学生“零距离就业”,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推进“订单班”模式,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紧贴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十几家企业设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扎实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